摘要:熟悉重庆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从秦汉时期到南宋之前,重庆名声不显,地位不显要。但是南宋时期重庆成为了一座明星城市,不但是军事之城,也是重要的长江上游重要的商贸城市,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重庆先来说说从秦代到宋代之前的重庆,这一时期的重庆范围很小...
熟悉重庆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从秦汉时期到南宋之前,重庆名声不显,地位不显要。但是南宋时期重庆成为了一座明星城市,不但是军事之城,也是重要的长江上游重要的商贸城市,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重庆
先来说说从秦代到宋代之前的重庆,这一时期的重庆范围很小。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作为与秦同时期在巴蜀两地建造的城市,当时蜀郡古城分筑太城、少城,两城合计不到4平方公里,郡治少城仅1平方公里多。
巴郡在物质条件上不如蜀郡,繁华程度无法相比,中央政权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江州城垣不可能会超过“与咸阳同制”的蜀郡,所以隗瀛涛先生就认为江州城垣不会超过成都少城,最多只有1平方公里。董其祥认为张仪城在两江半岛,中心在朝天门、望龙门、千厮门到小什子之间,方圆不过 2 平方公里。
三国时期江州城范围的扩张有了比较详细的数据记载,“周回十六里”,东汉一里相当于今天的433.56米,可计算出李严城围6936.96米,城周约7公里左右,大城的修筑是对前代南城的增筑,使城区面积得以扩大。南线起沿江至南纪门,北线大致为大梁子、人民公园、较场口一线,约有2平方公里。想要了解重庆的过去,可以看看下面这本书。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重庆两江交汇
隋唐乃至北宋都是大一统时代,数百年间内地晏然安定、天下景平。所以内地军备废弛,地处内地的重庆,战争时期在军事地位上就不及巴蜀东部之夔州(夔州凭高据深,实水陆之津要,丁谓曰:夔城所以坚完两川,间隔三楚。
另外,隋唐时期都城是长安,这一时期巴蜀与外交联系的主要方向有两个:一条是川北通往陕西的北线——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进入陕西之后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条道路通往首都长安。另一条是连接巴蜀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东线——长江航道。由于隋唐时期物质、人员往来仍以贡赋、仕宦游学为主,且受到国家政治中心位于北方的影响。巴蜀官方对外交通仍以北线交通为主。
也就是说重庆拥有长江航道并非一个和现在一样是一个优势,处在长江航线上的渝州,此时的军事地位不及夔州,政治地位不及成都,甚至不及涪州,仅仅作为沿江可以停靠的普通水码头。
重庆长江巫峡
到了南宋时期,都城从北方的开封转移到南方的杭州,四川主要城市交通联系由成都通关中陆路转变为更多依靠水路航运,重庆长江上游水路枢纽的位置优势得到凸显。城市两江商贩舟楫往来,千帆并立,古城正开始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功能交织的城市逐渐向以商业为主的城市演进。
尤其到了南宋晚期,因为蒙古进攻南宋,重庆地位更加凸显,为抗击蒙古军队入侵,重庆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筑城。明王朝建立之后,重庆成为其加强对川东、贵州一带的倚重和屏障,在军事重镇基础上,城市工商业进一步发展,重庆成为了全国著名的三十几个城市之一。
重庆合川区钓鱼城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清末重庆开埠,后来又成为陪都,再成为直辖市,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为川东第一城,其基础是在宋代奠定的。说白了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重庆的地位得以空前提升的,能够把长江航运的优势发挥出来。近代,长江上游湍急的水流被近代轮船所克服,这种水运优势得以获得更大程度的发挥,促进了重庆进一步繁荣。
重庆是一座山城,一座古老的城市,从重庆城市发展历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城市兴起的一些必要因素,你认为这种必要因素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