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1:51:13 | 浏览:858
这两年的旅行途中看过的石窟不少,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到敦煌的莫高窟,从天梯山石窟到麦积山石窟,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可以说每一次的石窟旅行都会让我领略到佛教东传的演变。
这些石窟几乎展示了北方石窟的魅力,相比之下南方的石窟就要鲜为人知了许多,不过如果你去过巴蜀地区的话,那么一座座藏在山间或者江边的石窟同样会让你惊喜满满。
这些南方石窟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大足的北山石刻,相比不远处的宝顶山石窟而言,它多了几分安静,相比郊外的石门山石刻来说这里又方便了很多,一切属于刚刚好的状态。
翻开北山石刻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开凿于唐代末期,到南宋末期逐渐衰落。相比北方的石窟而言,北山石刻的题材更为丰富,佛教密宗为主,三阶教、净土宗、道教其次,可以说这种多种宗教融合在一起的场景,为巴蜀石刻最大的亮点之一。
从台阶跨入石刻区域之后,鲜少游客让石窟看起来更为宁静,长达500多米的崖壁被分成了南北两个区域。
南北两旅游区基本上以开凿时间划分,南区主要集中展示了晚唐到五代时期的造像,北区则主要表现了五代末、北宋、南宋等造像风格。
北山晚唐造像-展示了盛唐气度
首先来看看晚唐时期的造像,可以说这时期的造像风格延续了盛唐的特色,衣纹细密、薄衣贴体、面容丰满。
北山石刻的第5-9-10-51-52号窟均为这时期的遗存,尤其是第245号名为观无量寿佛经变相的窟龛更是这时期石刻的精华。
高8.1米,宽20.2米,深3米的经变相内容丰富,包含了539位人物、460余件器物、42座经幢楼阁,描绘了一幅西方极乐世界的场景。
通过这些石刻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唐末的建筑特色,乐器、服饰、舞蹈等信息。
北山五代造像-领略从唐至宋的造像过渡风格
五代时期的造像几乎是北山石刻的顶梁柱,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可以说五代时期的造像很好地做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尊尊的造像既可以看出唐代丰满的造像,也可以看到宋代造像的修长,呈现出了唐至宋的过渡风格。
重点可以关注第53-273-281号窟,尤其是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石刻组中的薄衣贴体很有唐代的遗风,而秀气的面容看起来多了几分宋代的造像特色。
宋代造像--更贴近生活的造像特色
进入宋代之后,造像风格逐渐开始世俗化,这些作品更贴近当时百姓的生活,呈现出了宋代造世俗特色。
此时的造像除了世俗化之外,题材也更为广泛,多达21种,尤其是观音造像更为多元。第125号窟中的数珠手观音妩媚典雅、腼腆、含颦欲笑、天真等多种形态,俨然一位宋代少女模样。
第113号和第133号窟中的观音造像为大足石刻中最精美的水月观音像,观音坐姿潇洒随意、面容怡然自得,一改观音给人庄重的感觉。
第155号窟中的孔雀明王同样是大足石刻中的特色造像风格,孔雀明王贴金彩绘,明王趺坐于孔雀之上,孔雀展翅欲飞,两边崖壁上雕刻有千佛,甚是壮观。
可以说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北方石窟开凿一直延续到晚唐,此后就开始没落,此时南方的大足造像却别树一帜,重新开启了中国石窟新的高度,将中国石窟艺术往后延续了400多年。
北山石刻旅游贴士:
怎么去:重庆北站南广场,机场等汽车站均有前往大足的汽车,到达大足客运站后可以选择打车前往北山石刻景区。
【原创】[行•拍中国-2020-21][ 世界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 魏晋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较为
这两年的旅行途中看过的石窟不少,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到敦煌的莫高窟,从天梯山石窟到麦积山石窟,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可以说每一次的石窟旅行都会让我领略到佛教东传的演变。这些石窟几乎展示了北方石窟的魅力,相比之下南方的石窟就要鲜为人知了许多,不
5月1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大足石刻研究院获悉,五一假期(5月1日—5月5日),大足石刻景区只开放宝顶山石刻和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北山石刻夜游以及宝顶山石刻景区内的大足石刻博物馆及圣寿寺(含广大寺)等密闭场所暂不开放。根据国家文化和旅
安岳石刻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12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近日,两名景区解说员从安岳赶赴重庆大足区开展为期一周的业务交流学习。其背后是当地文旅部门与大足区文旅部门建立景区解说员互派互学制度,助力资阳大足携手共建
来源:中国新闻网9月17日,北京,参观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展出的释迦牟尼佛像(南宋)。当日,“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国博开展。该展展品数量共82件(套),其中,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66件,包括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
听文物讲故事|“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重光——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背后的故事千百只手臂自崖壁上次第展开,如层浪叠涌;万般姿态的手掌,或五指平伸,或轻拈法器,似花绽放;金光灿灿的主尊观音造像盘坐莲花宝座,慧目下视,慈悲安详……2021年2月23日拍
在千手观音前跳一曲《千手观音》舞蹈,与笛女进行深情的凝望……这一刻,千年石刻似乎穿越时空,诉说着一段段被历史湮没的故事。8月11日上午,“不凡奇迹 天下大足”巨量中国大型城市推广活动在重庆市大足区启动,来自全国的50名网络达人组成“奇迹大足
春风拂面花意浓,5月的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内游人络绎不绝,博物院也是很多人,走过长长的甬道,在一片生机盎然的山水中,一座庄重典雅的仿古建筑映入眼帘——大足石刻博物馆。在参观宝顶山石窟之前,很有必要到大足石刻博物馆内,对大足石刻和佛教文化艺术进
众所周知,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但需要解释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所标注的是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和石门山五山的石刻集群,而广义的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所有摩崖造像的总称。驴友来足大多参观宝顶山和北山的石刻,其实除了五山的石刻,其
千百只手臂自崖壁上次第展开,如层浪叠涌;万般姿态的手掌,或五指平伸,或轻拈法器,似花绽放;金光灿灿的主尊观音造像盘坐莲花宝座,慧目下视,慈悲安详……2021年2月23日拍摄的重庆市大足区千手观音。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这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集雕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足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城市,将如何行动?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新则是一座城市焕发活力的不
观众在欣赏南宋时期的观音坐像。(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中国日报9月17日电(记者 姜东) 2021年9月17日,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重庆大足石刻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5万余尊石窟造像演绎了石窟艺术于宋代步入晚期后的再度辉煌。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今的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你知道是谁让大足石刻走向世界的吗?今晚八点,在大足区长直播带货活动中,大足区区长李步彬就将为观众们揭开谜底。第一个把大足石刻推介给世界的,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1940年1月,梁思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21年10月3日起,4集纪录片《大足石刻:石头上的世界》将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每晚《探索·发现》栏目中首播,带领观众在国庆长假期间领略大足石刻的无穷魅力。该片首次将大足石刻同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相对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