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1:50:32 | 浏览:1582
一千多年前,大唐王朝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一群石匠在险峻的崖壁上凿出了大足石刻的第一批造像。千百年来,斧劈刀凿在这里延续不绝,陆陆续续修造了五万余尊造像、刻下了十万余字铭文。到了1999年,大足石刻成为了继敦煌石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世界遗产。
1月16日(本周日)21点档,酒鬼酒独家冠名的《万里走单骑》第二季将在浙江卫视播出第五期节目。本期节目中,“万里少年团”单霁翔、周韵、肖央、牛骏峰与飞行嘉宾李玉刚一同来到重庆,探寻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的大足石刻。从唐代的第一凿开始,大足石刻的开凿先后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南宋直至明清。究竟不同时代的造像有何变化?人们又该如何发现、感受、欣赏这融汇了不同艺术风格的石窟之美?
看“门道”还是看“热闹”?
“万里少年团”领略中国石窟美学之道
作为中国石窟艺术之林最后一座让人惊叹的丰碑,大足石刻以包容博大的风范、精深透辟的思想,儒释道三教的共存,成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五万多尊石刻造像分布于宝顶山、北山、石篆山、南山、石门山之间,五山的造像风格还各有差异,究竟为何会有“北山看门道,宝顶看热闹”的说法?节目中,老单和肖央还将走入北山,在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郭相颖的引领下,感受中国石窟美学的观赏之道。在这位推动并亲历了大足石刻“申遗”过程的“大足守护者”眼中,不同朝代的千手观音所呈现的美又有何不同?
1999年,第2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足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莫高窟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也奠定了“北敦煌,南大足”之地位。不同于敦煌石窟以佛教造像闻名于世,大足石刻兼具儒、释、道三教石像的特色,基本雕刻于北宋年间的石篆山造像更是国内三教共存早期造像的代表作。究竟儒、释、道三教为何会在宋代选择和谐共处? 三教共处又如何影响了石刻雕塑艺术的造型之美?
修如旧亦或补如新?
“万里少年团”探讨世遗传承发展之路
无论看“门道”还是看“热闹”,宝顶山的千手观音像都是观赏大足石刻不可错过的必看景点。一直以来,千手观音凭借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象广为人知,不仅在文艺作品中多有展现,其造像也在中华大地上大量涌现。但在南宋赵智凤营建宝顶山之前,绝大多数千手观音像规格都不大,即便有规模宏大的,其构图、布局尤其是细节比之赵智凤塑造的千手观音像也都有所不及。过去的千手观音像在“千手”的展现上,基本是“圆雕+阴刻”的组合形式,甚至大都只雕刻42只手来象征“千手”。这座宏伟壮观的千手观音像是否做到了真正的“千手”呢?
节目中,老单回忆了自己首次见到这座千手观音像的经历,当时刚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千手观音像亟待抢修。“要把千手观音造像的抢救性保护修复作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的一号工程”,这句话正是出自老单之口。但面对年代久远的文物,是应该修旧如旧,保留历史的沧桑感,还是修补一新,令其焕发新生,一直争论不休。八年的漫长修复,千手观音金身重现,有网友评论直言“把800岁的千手观音修成了18岁”。那么,究竟文物应该如何修复才能体现其最大的历史价值?又为何要给古老的造像贴上全新的“金装”?文化遗产可以保存至今,仍具有绵延不断的生命力,这背后又是哪些人在默默守护?
大足石刻始凿于唐代,却在数百年后于南宋时期迎来兴盛,为何在宋代能够形成如此蔚为大观的文化景象?如何才能长久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一切答案,尽在1月16日(本周日)21点档浙江卫视《万里走单骑》第二季,一起走进大足石刻,一起感受中国石窟美学之道。
来源: 光明网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为解决军用车辆不足的问题,政府决定在国内规划建设大型军用车辆工厂。1965年,重庆西部的阵阵炮声,唤醒了中国军用车辆的曙光。我国第一个军用汽车制造基地——四川汽车制造厂正式开工建设。 1974年2月,四川省革委会在向国
北碚区。北碚区林业局供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邱小雅)11月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授予北京市石景山区等26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决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获悉,重庆市涪陵区、北碚区、大足区、梁平区,获“国家森林城市”
△宝顶小佛湾保护工程修复现场(2021 年 12 月 29 日摄) 罗国家摄 大足石刻,在文物保护传承上求实效,在利用上求发展 大足石刻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近年来,大足区立足文化资源优势,把保
图/文 黛瓦粉墙大足石刻不及龙门和云岗两座石窟名头响亮,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时间却早于比它们。大足为何叫石刻而不是石窟?大足有洞窟也有寺庙,叫石窟是没有问题的,一直叫“石刻”有人认为是因为约定俗成。大足是一条凹陷的岩壁石刻造像长廊——凹陷的
文图 | 老理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老祖先留下的文物古迹、珍奇异宝可谓是蔚为大观、数不胜数。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石刻(窟)是其中最耀眼的文化瑰宝。说起中国古代石刻(窟),人们自然会想到“敦煌、龙门、云
10月9日,记者从大足石刻研究院获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广大寺,已于日前正式启动了修缮工程,该工程计划于2023年5月完工。修缮后的广大寺仍将作为宝顶山石刻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用于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广
宝顶山位于四川盆地东缘,隶属于今天的重庆市大足区。这里以跌宕起伏的低山为主,平地很少,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滔滔的嘉陵江、涪江、沱江等支流,宛若蛟龙一般从西北方向奔涌而至,于此汇入长江。秀丽旖旎的宝顶山仿佛一颗明珠,数百年来用其宗教与艺术的光芒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2016年国庆假期旅游“综合秩序最佳景区”。大足石刻是位于中国西南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
重庆是全国5A最多的城市,可这只代表景区的硬件设施达标,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半点关系。在重庆这十多个5A级景区中,值得外地游客专程前往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足石刻。壹宝顶山石刻一直以来,很多游客都把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其实不然。大足石刻是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以前叫大足县),国家5A级景区(2007年入选),1999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景区的石刻艺术非常高超,主要展示景点是北山和宝顶山,现在还开发了夜游项目,据说虚拟与现实融合,科技感十足!整个景区的石刻开凿于初唐,历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