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窟很特别,它是独立存在的一座窟,这个是毗卢道场石窟。宝顶山毗卢道场平时并不对外开放,游人只能隔着铁门观看洞中精美绝伦的造像。毗卢道场是密宗主尊毗卢遮那佛设坛讲经说法之处,表现的是毗卢遮那佛给众菩萨、僧众说法的场景,菩萨、僧众表情端庄肃穆...
这个窟很特别,它是独立存在的一座窟,这个是毗卢道场石窟。
宝顶山毗卢道场平时并不对外开放,游人只能隔着铁门观看洞中精美绝伦的造像。
毗卢道场是密宗主尊毗卢遮那佛设坛讲经说法之处,表现的是毗卢遮那佛给众菩萨、僧众说法的场景,菩萨、僧众表情端庄肃穆,似乎正在仔细聆听佛祖的讲法。
毗卢道场石窟的中心刻了一座六角五面攒尖飞檐双层亭,正中便是毗卢遮那佛。
孔雀明王经变相
这可以说是大足石刻中最经典的造像,孔雀明王为佛教密宗中的一个本尊,大部分的明王都呈现出一种慈悲相。不过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明王的坐骑,两翅张展孔雀,明王坐在其上,面容慈悲,整体看起来非常灵动。
孔雀明王窟的四周还雕刻了不少的佛,菩萨等造像,其中可以看到右壁的阿难手持经书念诵,阿修罗手执旗幡等非常经典的造像。
在摩崖石刻中,有这么一组石刻,非常特别,这是九龙浴太子,根据佛本生故事中的桥段,乔达摩太子降生后有九龙吐水浴太子,工匠利用岩石上的天然溪流因势造就。
这一群龙雕刻有点像蛇一般,让人看了感到心生恐惧,我是最惧怕蛇类动物的。
这个是释迦涅槃圣迹图,就是大足石刻中的巨大卧佛。
"释迦涅盘圣迹图"俗称"卧佛",刻于宝顶大佛湾东岩正壁,编为第11号,全龛宽3.2米、高6.8米。表现的是释迦"涅盘"时的情景。长达31米,仅现半身,此为古代匠师采取意到笔伏之手法,以示佛大不可度量。释迦两眼微闭,神情安详平和。
这尊"涅般"像全长31米,侧身横卧于石崖上,双脚隐入岩际,右肩陷入地下,实为半身。以有限的空间,表现出了宏大的艺术形象,给人以遐想的意境,做到画外有画。难怪千百年来,民间总流传着这尊大佛"脚踏泸州,手摸巴县,身在大足"的说法。
据佛经说,释迦"涅般"之时,大地震裂,悉皆崩倒,诸众生悲啼号哭,举手拍头,捶胸叫唤。其母摩耶夫人闻之,涕泣懊恼,悲哽问绝,与诸天众。从空中至双树间,见僧伽胝、钵及锡杖,抚之号恸。释迦闻其母声,以大神力,令枪盖自开,从棺中合掌而起,为母说法。佛母闻法后,心生欢喜,欣然而归。
又过七日,大迦叶与五百弟于在耆者崛山中知释迦"涅盘"已入棺中,便疾往至。因迦叶十分敬重释迦,故不敢从天空飞去,只得手拄禅杖,寻路疾行。待到释迦"涅盘"处,他早已老泪盈眶,痛不堪言。释迦见迦叶至,自金棺中为之现足。
阖棺后,八力士共抬佛棺前往火葬场,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怎么也抬不起来。释迦见此,乃大发慈悲,使动神力,自举金棺,升虚空中,从拘尸城西门入,东门出,绕全城到火葬场。
释迦被火化后,所有遗骨被分作八份。阿者世王,离车毗族人,释迦族人,布利族人,俱利族人,摩罗族人,以及婆罗门和拘尸那城各得一份。于是在上述人所在城中建造了八座塔,埋藏遗骨,称"舍利塔"。
眼前这座石刻卧佛,释迦右胁侧卧,其身前刻18尊弟子像,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静穆庄重,表现出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整龛造像气势宏大,意境深邃,既合宗教仪轨,又独具匠心,为中国石窟艺术所罕见。
在卧佛像的正中,有一香案,上面摆着鲜花、水果等供品。香案上香烟缭绕,上达云端。云端上有女像9人,有说是天女,有说是释迦牟尼眷属。依我看这座香案其实是作为支柱而留,那么大跨度的一座卧佛龛,如果中间没有立柱,没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