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1:35:34 | 浏览:1221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重庆12月12日讯(记者 成琪)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盛极于两宋,1999年12月,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石窟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保护这些散落在山间、裸露在外面的石刻造像成为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者一直不断探索的主题。
12月10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保护看基层”(重庆)主题宣传活动来到了大足石刻。第一站就到了位于进山古道崖壁的佛祖岩石刻大殿。
佛祖岩石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与宝顶山大佛湾其他石刻不同,佛祖岩石刻属于宝顶山大佛湾中的中小石刻,石刻开凿于南宋,是一个结界石刻造像,和宝顶山造像是统一构思,统一设计建造的。记者看到,造像顶部有明代题刻“古迹佛祖岩”,造像保存完好,身上还有一些彩绘,非常漂亮。大足石刻研究院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启兵告诉记者,该造像建成后经历过数次保护,现在造像外面的大殿就是研究中心在2017年修盖的,同时还配备了安防系统。通过安防系统,研究中心的监视室可以时时监控石刻的状况。
宝顶山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布于四周2.5公里范围内,类似这样的石刻结界造像点还有十余处,“我们正在对这些石刻进行照相记录、简单测评,调查保护状况、管理状况、安全设施状况,通过这次调查,用1-2年的时间使宝顶山文物安防措施达到全覆盖。”邓启兵说。
作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不仅仅是宝顶山,大足石刻共有75处大大小小的石刻分布在山水之间,想要实现保护全覆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黎方银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几年,他们每年都拿出1000多万元经费,选取几个石窟进行安防措施建设,因为数量比较大,所以从今年9月份,他们启动了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保护三年滚动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把这75处石刻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2021年将启动21处。
据了解,2008年,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成,这是我国第一个多点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技术防范系,使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形成了人防、技防、犬防为一体的全天候立体防护体系。在此基础上,2015—2016年,宝顶山石刻安防升级改造系统建设工程完成,实现了宝顶山重要区域的全方位视频监控覆盖、多重报警手段综合利用、监控报警联动等多种技防手段。同时,还建立了市级文保单位及重点区级文保单位的安防平台。通过安防平台的搭建,将分散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整合管理,提高了安全技术防范水平。
除了技术安防,人防也很重要。
“我们在全区聘请村级义务文保员62名,建立起区、街镇(部门)、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坚持专业巡查与群众守护相结合,确保了文物安全。”黎方银告诉记者,这些义务文保员有的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都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罗开洪,就是当地负责保护佛祖岩石刻的一名义务文保员,今年46岁,他刚刚从父亲手中接过义务文保员的工作,“以前我经常陪父亲一起来这个地方,打扫卫生,如果天气不好,就察看渗水情况。现在我是义务文保员了,更有责任看护这些石刻。只要有空,我就过来看看。”说起文保员的工作,罗开洪很自豪。
“义务文保员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实这个义务文保组织从50年代就开始建立了,这种网状的文保组织对文物保护有一个基础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们,很多情况我们都不会知道。”黎方银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现在,大足区政府与街、镇及有关部门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文物安全责任,将文物管理工作纳入了年终政府目标考核。通过采取专业守护与群众守护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巡视巡查。
“即使是很小的石窟,我们也要把它保护好。全面改善中小型石窟文物保护管理现状,让68处散布的中小型石窟成为留在人们心中不忘的“乡愁”。”黎方银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为解决军用车辆不足的问题,政府决定在国内规划建设大型军用车辆工厂。1965年,重庆西部的阵阵炮声,唤醒了中国军用车辆的曙光。我国第一个军用汽车制造基地——四川汽车制造厂正式开工建设。 1974年2月,四川省革委会在向国
北碚区。北碚区林业局供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邱小雅)11月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授予北京市石景山区等26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决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获悉,重庆市涪陵区、北碚区、大足区、梁平区,获“国家森林城市”
△宝顶小佛湾保护工程修复现场(2021 年 12 月 29 日摄) 罗国家摄 大足石刻,在文物保护传承上求实效,在利用上求发展 大足石刻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近年来,大足区立足文化资源优势,把保
图/文 黛瓦粉墙大足石刻不及龙门和云岗两座石窟名头响亮,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时间却早于比它们。大足为何叫石刻而不是石窟?大足有洞窟也有寺庙,叫石窟是没有问题的,一直叫“石刻”有人认为是因为约定俗成。大足是一条凹陷的岩壁石刻造像长廊——凹陷的
文图 | 老理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老祖先留下的文物古迹、珍奇异宝可谓是蔚为大观、数不胜数。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石刻(窟)是其中最耀眼的文化瑰宝。说起中国古代石刻(窟),人们自然会想到“敦煌、龙门、云
10月9日,记者从大足石刻研究院获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广大寺,已于日前正式启动了修缮工程,该工程计划于2023年5月完工。修缮后的广大寺仍将作为宝顶山石刻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用于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广
宝顶山位于四川盆地东缘,隶属于今天的重庆市大足区。这里以跌宕起伏的低山为主,平地很少,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滔滔的嘉陵江、涪江、沱江等支流,宛若蛟龙一般从西北方向奔涌而至,于此汇入长江。秀丽旖旎的宝顶山仿佛一颗明珠,数百年来用其宗教与艺术的光芒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2016年国庆假期旅游“综合秩序最佳景区”。大足石刻是位于中国西南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
重庆是全国5A最多的城市,可这只代表景区的硬件设施达标,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半点关系。在重庆这十多个5A级景区中,值得外地游客专程前往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足石刻。壹宝顶山石刻一直以来,很多游客都把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其实不然。大足石刻是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以前叫大足县),国家5A级景区(2007年入选),1999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景区的石刻艺术非常高超,主要展示景点是北山和宝顶山,现在还开发了夜游项目,据说虚拟与现实融合,科技感十足!整个景区的石刻开凿于初唐,历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