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行•拍中国-2020-21][ 世界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 魏晋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较为
安岳石刻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12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近日,两名景区解说员从安岳赶赴重庆大足区开展为期一周的业务交流学习。其背后是当地文旅部门与大足区文旅部门建立景区解说员互派互学制度,助力资阳大足携手共建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以前叫大足县),国家5A级景区(2007年入选),1999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景区的石刻艺术非常高超,主要展示景点是北山和宝顶山,现在还开发了夜游项目,据说虚拟与现实融合,科技感十足!整个景区的石刻开凿于初唐,历经五
5月1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大足石刻研究院获悉,五一假期(5月1日—5月5日),大足石刻景区只开放宝顶山石刻和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北山石刻夜游以及宝顶山石刻景区内的大足石刻博物馆及圣寿寺(含广大寺)等密闭场所暂不开放。根据国家文化和旅
近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大足石雕被列入名录中的“传统美术”类目下,重庆又有九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重庆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3项。大足石刻与大足石雕相伴而生,属于先贤留给我们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
这个窟很特别,它是独立存在的一座窟,这个是毗卢道场石窟。宝顶山毗卢道场平时并不对外开放,游人只能隔着铁门观看洞中精美绝伦的造像。毗卢道场是密宗主尊毗卢遮那佛设坛讲经说法之处,表现的是毗卢遮那佛给众菩萨、僧众说法的场景,菩萨、僧众表情端庄肃穆
从昌州古城出来后前往龙岗山。龙岗山位于大足县城区的北面,除原有的上山步道外,在宏声广场的北侧又修建了一条步道上山。山上树林茂密、空气清新,是人们爬山锻炼的好地方。粗大的黄桷树和脚下凹凸的石板路告诉了人们这条上山道路的久远历史以及经历的沧桑岁
观完大足石刻博物馆,继续前往宝顶山摩崖石刻。大足石刻,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整个大足石刻包括石窟七十五处,造像五万余尊,其中以宝顶山石窟最有代表性。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由密宗六祖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
华严三圣像在宝顶大佛湾南岩东端,有三尊擎天柱般的立像。中为毗卢舍那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菩萨。三尊像合称"华严三圣"。华严三圣像高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头顶崖檐,脚踏莲台,袈裟皱褶如刀斧劈出,舒展自如。高大的圣像体朝前倾,气势庄
接下来的石刻是从世俗题材反映禅修境界的《牧牛图》。这龛“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杨杰)《证道牧牛颂》而打刻,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
1号龛是韦君靖像。朔源大足五金,不得不从一个关键人物即韦君靖说起。韦君靖何许人?韦君靖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氏。他是唐昭宗大顺、景福年间任使持节都督昌州诸军事(节度使),即地方军政长官。当时昌州府辖治大足。公元892年,在黄巢农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它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同类题材之冠。西方净土变是佛教壁画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
走进宝顶山石刻,眼前雕在山崖上的塑像可以把人看得目瞪口呆。明艳的色彩,丰富的内容,飞扬的嘴角,生动的画面,我忽然觉得自己被带进了一个个故事情节里头,跟着牧牛人一起放牛,听释迦牟尼佛谈经论道,看生死轮回悟因果人生……凝视那一出出嘴角上扬的微笑
感谢盛世,使我有了去重庆的勇气,从订票到上车,不超过24小时。重庆,我来了。带着多年前《话说长江》里虹云、陈铎娓娓的诉说,带着对大足石刻魂牵梦萦的向往。大足石刻开凿于唐、五代、宋及明清时期,中国自唐以后很少再开凿石窟,因此大足石刻代表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