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1:23:05 | 浏览:1294
《大足石刻全集》出版座谈会9月6日在京举行。该书综合运用考古学、艺术学、文献学、民俗学、文字学、统计学、测绘学、地理学、编辑学等学科,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大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五处石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学研究,包含记录文字252万字,测绘图、等值线图3000余张,造像图版、铭文及拓本图版5000余张,全面记录和反映了五处石窟的现存状况和历史遗存信息。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此书是我国针对一个大型石窟群编写的第一部比较全面的考古报告集。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介绍,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石窟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美、保存最完好。1999年,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足石刻系砂质岩石上的摩崖造像,已进入高速风化期。为了忠实记录大足石刻这一规模巨大的艺术宝藏,2003年,大足石刻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全面开展大足石刻考古学研究。
重庆出版集团总编辑陈兴芜介绍,11卷本的《大足石刻全集》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得到国家出版基金和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此书的编撰、出版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受野外气候、环境影响明显,上百位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14年终于完成考古调查、科学研究和编撰出版。目前,大足石刻数据库建设项目也已经启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杜羽、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