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1 03:17:39 | 浏览:46
正在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邓超、俞白眉执导了其中的《回乡之路》单元。该单元由邓超、闫妮、王子文、王源、苗阜等人主演,邓超饰演的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帮助家乡的苹果寻找买家,在飞机上遇上闫妮饰演的电商女王,同时也是师姐的闫飞燕,两人因回母校参加校庆而被迫踏上回乡之路。
《我和我的家乡》中《回乡之路》单元的海报。
影片故事背景设定在陕北,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毛乌素沙漠,如今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在版图中消失。俞白眉和邓超在拍摄过程中,因为找不到沙漠场景,而不得不使用了特效。新京报记者专访该片导演邓超、俞白眉,听他们讲述选景和配音的幕后故事。
【选景】
不见黄土,沙漠戏只能靠特效
2018年开拍《银河补习班》前一周,导演俞白眉带儿子去陕西玩了一圈,把儿子在陕北安顿好之后,自己在延安坐火车直接去浙江拍戏了。那次陕北之行令俞白眉十分震撼,“没想到黄土高坡没有黄土,整个陕北全是绿的”。当俞白眉和邓超确定将《我和我的家乡》中的其中一个故事放在陕西的时候,俞白眉很自然就想到那次被深深震撼过的家乡巨变。
写剧本的时候正值疫情期间,没法去陕北,俞白眉根据2018年的那次旅行经历写了很多场景,沿途全是绿色,路上随处可见的风力发电的大风车。戏中,王子文饰演的秘书问闫妮,“不是说黄土高坡吗? 黄土呢?”俞白眉说,这句话可以说是当时所有去过游客的心声。
片中有一段闪回段落,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植树抗沙,与沙尘战斗。俞白眉认为这是片中最困难的一场戏。美术团队从今年5月份出发选景,在陕北走了7个县,前后跑了有几千公里,愣是找不到剧本里描述的黄土高坡。因为现实中几百万亩的毛乌素沙漠几乎全被绿化了,只在毛乌素沙漠边上的靖边县留了很小的一片,给后人留下沙漠曾经是这样的记忆。剧组赶到那里时,那一小片沙漠已经成为一个很小的旅游区,有吉普车俱乐部,每天玩沙子冲浪。
片中很多沙漠的镜头是后期特效制作。
“如果游客去那看沙漠,很小的一片,会失望的”,俞白眉说,那场戏用了很多特效帮助场景延伸了面积,不然,镜头左右一摇,就看见城市的高楼了。因为沙漠场景有限,俞白眉还删了一场闫妮考上大学后,在黄土高坡山崖上的送别戏,因为完全找不到这样的沙漠场景,如果拍的话就得全部用特效做。
【方言】
江西人邓超学说陕北话
在闫妮、苗阜等地道陕西人面前,作为江西南昌人的邓超觉得,学陕北话,是塑造乔树林这个人物中最难的部分,“增肥都不如这个(困难)”,不过演员离角色越远,他表示越有兴趣。>>>《我和我的家乡》发布邓超俞白眉单元预告,陕西方言接地气
从剧本出来之后,邓超就开始学陕西话,他不想未来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再多花这个时间。邓超觉得,说陕北话那个劲儿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即便稍微有些瑕疵,后期还可以想办法,但如果是方向性问题,比如发音位置不对,体态不像,后期都没办法补救。
俞白眉导演作为西安人,现场也会在方言上指导邓超,但邓超却开玩笑:“他净搅事儿”。最开始邓超按照俞白眉的提议,找到说陕北话的一种语感,但现场很多人听完之后都觉得不对。紧接着,邓超又发现闫妮和俞白眉在某场戏就方言问题也开始有争执的时候,他觉得俞白眉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邓超在片中饰演乔树林。
其实,陕西话和陕北话也有很大区别,现场的语言老师和俞白眉有时候也有争议。俞白眉说,闫妮试图用一种更地道的陕北话,但真地道的方言普通观众可能就听不懂了。对俞白眉来说,他有一个权衡,是陕北的语言老师都不会有的权衡——既能让陕北人民听起来没问题,也必须让全国人民能听懂。所以,后来影片就确定了一个相对标准的陕北普通话,它的口音到底是偏榆林一点还是偏延安一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邓超拍戏时压力很大,因为现场有很多当地的老乡,有时候邓超说完一句台词,旁边的老乡说,小伙子,你这个(口音)不对。邓超一紧张,经常会说出一些谁也听不懂的“外星话”。这时候俞白眉就安慰他,你不能全听当地人的,如果方言太地道的话,影片上映后其他地域的观众会听不懂。
【选角】
选用王源因为他有陕西人的基因
在《回乡之路》中,王源饰演沙里沟中心小学的小韩老师兼导游,特别是在车上的那句陕北台词“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窝上”,颠覆了他作为重庆人的标签。俞白眉在选角时,希望找一个20岁左右的演员,最好和陕西有渊源,因为拍的是家乡,他希望情感必须是真实的。
在网上查演员的时候,俞白眉意外发现,王源有陕西人的基因,他爷爷奶奶是陕西人。俞白眉说,如果王源来陕西拍戏,他爷爷奶奶知道了肯定会特别高兴,“家乡到底是什么?就是人的情感寄托,如果做一件事情,长辈会很开心,那这与别的事情就不一样,意味着你的根就在那,王源就是一个根在陕西的人”。俞白眉之前看过王源出演的《地久天长》,觉得他演戏很棒,完全不担心他演一个陕北农村小伙。拍摄时,导演俞白眉也一直跟王源灌输“这可能就是你本来的生活,爷爷奶奶之前就生活在这……”
王源在片中饰演导游。
虽然,王源的根在陕西,但毕竟从小在重庆长大,对陕北方言也是完全陌生。但他的表现却是让俞白眉最为惊喜的,“他(的方言)是最棒的,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标准,是唯一一个没有后期配音的演员”。剧组在后期制作时专门请了一位50多岁的陕北人作为语言方面的配音老师,他并不认识王源,但听完王源的方言之后说:“这个演员说的比较标准,没有问题”。而像其他演员,比如邓超、吴京等人其实是后期又在录音棚配的音。
【花絮】
抗沙事迹感动陕北老乡张艺谋
片尾,在沙里沟校庆活动上,投影仪上播放了一些抗沙英雄的照片。剧组将这些抗沙英雄请到了拍摄现场,乔树林边上第一个人就是全国抗沙英雄牛玉琴,然后是石光银等人,镜头摇到这些老人,又扫到投影仪上他们年轻时候治沙的照片。
拍摄前,邓超与俞白眉走访了这些抗沙英雄,记录了大量素材。当时的女子抗沙连,最小的14岁,最大的19岁,每个人每天背几十棵树苗,走几十公里山路,在沙漠里种树。那里有个比喻,说种树就像养孩子,要有对待孩子一样的耐心才能种好一棵树。片中出现的石光银更是厉害,一个人种了宽6公里的绿化带,如果航拍的话特别震撼。
片中的抗沙镜头很感人。
俞白眉在拍摄过程中试着种了一棵树,因为沙漠里沙子很软,膝盖很难受力,抡了两下铁锹腰就不行了,导致椎间盘突出,采访当天,俞白眉腰上还缠着护腰,每天要吃点止疼片。
张艺谋也是土生土长的陕西西安人,并且是该片的总监制,俞白眉一直很好奇他会怎么看《回乡之路》这个故事。最开始,俞白眉曾邀请他来客串,结果被婉拒了。在电影首映活动上,张艺谋说看到《回乡之路》单元的时候很感动,这令俞白眉和邓超特别欣慰。
新京报记者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陈荻雁
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出现神秘湖泊前段时间,接到网友爆料,声称自己在新疆库木塔格的沙漠亲眼目睹偌大的荒漠之中出现了一片传说中的“绿洲”,湖泊中还有许多郁郁葱葱的植物,极具真实性,仿佛就在人们的眼前。但是等到目击者驾车接近之后却发现,湖泊并不存在,。
露营之后什么最火?那一定是飞盘!飞盘被某社交平台列入《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年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了6倍,而今年,这个曾经小众的项目彻底爆发。先火一步的露营,已经形成庞大的露营产业,作为露营的快乐搭档,飞
那路本没有灯,是无数志愿者的头灯照亮了重庆儿女用身躯铸造的防火长城。8月25日23时,经过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歇马街道山火明火已有效封控。这就是了不起的中国人。新闻来源:微博@人民日报,摄影。
不可否认,人类的建筑破坏了大自然的景观,让全球气候变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并非都是负面的,美丽的建筑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呼应,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拥有欧洲最高建筑的圣彼得堡网络可以兴趣相投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就好像现在正在看手机的你我。
实不相瞒,小编已经三刷了当大家都在沉迷甜茶的美色时小编却被影片里连绵起伏且线条流畅飘渺孤寂又神秘壮美的绝美沙丘大片所吸引真想原地寻一处沙丘分分钟cos甜茶和赞达亚拍一组超炫酷的沙丘大片小编思来想去,就。
一直以来,美式乡村风格用自己的特色谱写出自然悠闲,富有高品质的生活,以舒适为导向,强调“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使得室内氛围更加轻松自由,在这样的空间里能让工作后回家的我们释放天性,享受生活。来自重庆的一对夫妻,就把家装成了田园乡村美式风格,
7月9日,重庆气温近40℃,在涪陵一水上乐园里,游客们抱着巨型冰棍降暑。据悉,冰棍长1米,宽0.6米,厚0.3米,相当于普通冰棍100倍大,透明的巨型冰棍在太阳的照射下透亮发光,格外清凉好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巨型冰棍由普通自来水制成,融化
重庆市民花式消暑火到国外啦!日前,《今日俄罗斯》官网出现游客在重庆涪陵蔺市美心红酒小镇打水上麻将的视频,播放量曾一度攀升至实时榜第一。重庆人三伏天的花式消暑模式,为什么会被俄媒关注?《今日俄罗斯》相关工作人员今天表示,热浪和极端高温天气目前
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近段时间以来,部分不良商家利用虚假宣传、欺骗诱导等方式,骗取老年消费者钱财,特别是保健品销售、金融理财、旅游出行、珠宝玉石收藏等领域,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7月25日,重庆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月21日电 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近日发布 2021年重庆新生儿入户登记用名排行榜,为市民起名做参考。双字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沐宸、浩宇、梓涵、奕辰、沐辰、艺涵、浩然、若汐、语汐、宇辰。男宝沐宸、女宝若汐最多2021年,女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