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本地人的,也是外地人的

时间:2022-11-05 22:41:46 | 浏览:1490

重庆可以说是个天生带流量的城市,魔幻3D城市、火锅、热辣辣的性格,以及对所有人的友好与包容,使这座城市成为“网红”。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而重庆,便可以说充满了江湖的脾气。“山城”本就是外地人给重庆安的名字。抗战时期,各行各业的人逃

重庆可以说是个天生带流量的城市,魔幻3D城市、火锅、热辣辣的性格,以及对所有人的友好与包容,使这座城市成为“网红”。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而重庆,便可以说充满了江湖的脾气。

“山城”本就是外地人给重庆安的名字。

抗战时期,各行各业的人逃到重庆,使重庆人口激增,对于这些人来说,山路崎岖的重庆与平原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等到上世纪 90 年代,外地人、本地人都接受了人们对重庆的这个设定。

重庆的山地面积占到了全市面积的七八成,平地面积只占 2.5%。因此重庆的轻轨跟行驶在路面的轻轨相结合,既上天,又入地,还可穿楼而过。

在重庆,有条山脊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上下两半。因漫长石梯上有十八个休息平台而得名的十八梯,是连接两个半城的通道。

在没被改造之前,这里充满了老重庆的市井气息。崎岖的道路,掏耳朵的、修脚的、开面馆的、打麻将的,各式各样的人和小店。横七竖八的天线遮挡着视线,质朴得亲切。

山城一角 摄影:车莹

宜昌大撤退 图/四川人艺

这次撤离后来常常被人们比作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 年到 1948 年期间,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校 90% 的学者转移到了山城。重庆的文化迎来了一波繁荣。

在这个文化的孤岛上,曹禺在唐家沱码头的一艘江轮上完成了《家》的创作,1943 年 4 月,《北京人》《雷雨》等话剧相继上演。郭沫若在重庆的八年时间里创作了《屈原》《虎符》等多部历史剧……

1964 年,重庆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外地移民,大量来自东北、江浙的青年迁入重庆建设军工业。当备战的紧张解除后,他们从移民变成了山民。

如果在山城见到这样的老人,他们可能是年轻的时候从东边来 摄影:车莹

今天的重庆连同川东,不少本地人的父辈或祖辈都是在那个年代从中国东部来到了川渝。从这些老人的口音里,你仍旧能找到他们故乡的痕迹。

重庆是个年轻的城市,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码头演变成了今天的直辖市。它是本地人的重庆也是外地人的重庆。

那么重庆的脾气到底哪儿来的?

五湖四海……

文/逸骁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苏宁易购股票明月山旅游攻略面霜眼霜品牌网副业项目网戴尔电脑评测网温哥华旅游攻略雅安新闻头条网美容整形网洪金宝影迷网北海旅游网今日菏泽五台山旅游攻略英国旅游网电脑组装教程网武术培训网
重庆旅游网是重庆最专业的旅游集散中心,提供最专业的重庆旅游度假线路服务、重庆旅游景点排行榜、重庆旅游攻略自由行攻略、大足石刻、长江三峡旅游、天坑地缝旅游、重庆四天旅游攻略、洪崖洞、芙蓉洞仙女山旅游、金刀峡旅游、重庆自助游最完美攻略、丰都雪雨洞旅游、四面山旅游、重庆一日游攻略、九寨沟旅游、黑山谷旅游资讯。
重庆旅游网 zaosh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