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宜昌三峡人家,长江三峡绚丽多姿的风景线

2023-06-14 02:58:37 740

摘要: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在长江三峡宜昌的西陵峡段,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做三峡人家。三峡人家,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山、溪、峡、泉、...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

在长江三峡宜昌的西陵峡段,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做三峡人家。三峡人家,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山、溪、峡、泉、洞、瀑,包罗万象;雄、奇、秀、险、峻、幽,无奇不有。壮美的峡谷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三峡风情,形成了绚丽多姿的风景。

2019年9月5日,我应邀参加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并随“魅力宜昌,网络天下”全国媒体采访团一行近200人,走进宜昌三峡人家,观赏远古奇景、感受巴楚文化、领略土家人原生态生活、缅怀抗战英烈,让我就像经历了一次穿梭时空的旅程,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陶冶与洗礼。

一、观赏远古奇景

滚滚长江之水,从历史的深处流淌至今,当她奔涌至宜昌西陵峡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如同一轮明月,因此被称为明月湾,并且素有“长江三峡第一湾”的美誉。

“三峡人家”,就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宜昌西陵峡境内的明月湾,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由水上人家、水岸人家和山上人家组成,依山傍水,风情如画。

上午,我们乘坐游船从胡金滩观音渡口启航,两岸青山绿水,不尽长江之滚滚来。不一会,游船来到了明月湾,进入灯影峡的“三峡人家”景区。

在峡江一侧有一块巨石,形状如同令牌,侧立江畔。石令牌高达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壁立万仞,气势非凡。有人说这是玉皇大帝传下的“喝令三峡让道的治水令牌,从此长江之水得以灌溉中华大地,孕育出五千年华夏文明。

也有人说,洪荒时代,江水泛滥成灾,大禹以疏导的方法治水,但崇山峻岭阻挡,使工程万般艰难。大禹却从不放弃,三过家门而不入,天地因此深受感动,扔下一块令牌,派天上黄牛帮助大禹开峡治水,洪灾从此结束,天下竞传福音。数千年过去了,神奇的传说,给神奇巨石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块石牌仍被当地百姓视为圣物,作为祈福纳祥之所,终年香火不断。

西陵峡两岸的山体地质主要是沉积岩,山顶上的一层层页岩石,就像一本本厚重的天书,记载着三峡流域地质的历史变迁。它是由远古海底的淤泥沉积而成,当我仔细观看,发现在每一层的页岩上,还有一些贝壳、小鱼的化石残留在上面。

据研究发现,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时,将这里的海底提升,天崩地裂,飞沙走石,山体滑落,留在上面的四块孤单的巨石,已经有5.7亿年至18亿年的历史,属于震旦纪地质遗存。因为四块巨石以苍穹作为幕布,石影如同灯影戏造型,屹立在山顶,所以人们把它叫灯影石。

我抬起头,远看灯影石,就好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形象。那个手搭凉棚,四下探路的石头,一看就是孙悟空,所以叫“悟空探路”。紧跟其后这块石头,叫“八戒前行”,石头上还有个猪拱嘴,看上去活灵活现。中间这块威严打坐,僧帽翩然的是唐僧。他后面这块是肩负经囊,步步相伴的是沙僧。

其实,在这几块石头中,最富盛名的是沙僧石。石头以不足一平米的小小支点,支持重达100余吨的巨大身躯,并且坚实挺立,不偏不倚,屹立不倒。如此地质奇观,着实令人叹奇,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

每当夕阳西下,船行至此,太阳从那里落山,从江面朝这里看,几块石头形成剪影,像一幕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皮影戏,所以这里被称为灯影峡。当年,郭沫若先生船行此处,激情迸发,欣然题诗赞叹:“唐僧师徒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沿着灯影石石阶而下,左边有个洞穴叫做太阴洞。传说,72变的孙悟空就诞生在这里,所以这里也就成为《西游记》故事的原型地了。

这里除了有灯影石这几块巨石之外,还有花果山水帘洞。并且,在三峡人家周边还有五指峰、晒经坪、陈家坪、高家庄、大松林、牛王洞、火焰山、通天溪等。这些地名不仅与《西游记》的地名相同,而且和神话里描述的山、水、洞、府一摸一样。因此,这里是孙悟空的诞生地,也是《西游记》的原型地。

经过花果山和水帘洞山水的滋润,孙悟空收编了三峡猕猴为他的猴兵猴将,在这里称王耍闹。终于有一天,他玩够了,玩腻了,玩疯了。于是,上天偷吃了蟠桃,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一巴掌将他拍在五行山下。这里称为明月峡、扇子峡、灯影峡,又称五指峰。

经过漫长的等待,漫长的煎熬,直到五百年以后,终于等来了唐代的玄奘和尚,把他从五指峰下解救出来,到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被封为神猴。唐僧师徒虽然人走了,但精神却留了下来,化为山顶的四块石头。

三峡人家还有一块石头非常神奇,是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时,从山顶崩落,被另一块石头顶住而形成的地质奇观,这里处于垭口,风从各个方向吹来,风力较大,所以得名,叫做八面来风。我站在石头旁,阵阵山风吹来,真是感到有一种很爽的感觉。

沿着栈道往前行,远眺可看到邀月亭。明月台上邀明月,“月下独饮,举杯邀月,对影三人。”这是李白月夜下的情怀。虽然现在是白天,但是看到邀月亭,也确实能让我感受到古人的诗韵。站在邀月亭上,再眺望明月湾的话,也确实能够感受到“长江第一湾”的美誉名不虚传。

可以说,三峡人家的震旦纪地质遗存、石令牌、灯影石、太阴洞、明月台等远古奇景,默默见证了人类的进化产生,人类文明从无到有的历史。

二、感受巴楚文化

山上三峡人家,是一幅巴楚文化的瑰丽画卷。 一座藏在密林深处的古朴石寨露出了苍老的面容。这是一个石头垒起来的古老寨堡,进入寨内,巴人生活的园木与泥土垒起来的矮小房屋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做糕点的小铺子,做苞谷酒的小作坊、小酒店,制作陶瓷的加工坊等生活设施,再现了巴人原始的生活风貌。

一座造型奇特的二层楼房建在高处,门楣上方悬挂的“巴王宫”的匾额,彰显了高贵的身世。大门两边立着高矮不一造型奇特图腾,手执长矛的武士守卫着。入内过厅两边兵器架上插满了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 镋棍槊棒、 鞭锏锤抓等兵器,二楼三架硕大的弩弓如同木制的织布机一样,从三个箭洞指向门外,突现了巴人自卫的坚强。主厅内一道屏风上镶嵌着老虎的图案,虎是巴人的图腾,屏风前摆放一张大几铺了一张虎皮,这是巴王议事的地方。楼上是卧室还原了巴王生活的原貌。古老而又神秘的巴王宫,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故事,诠释了巴王博大的家国情怀。

四千年前,智勇双全的廪君建立巴国,带领骁勇善战的巴人图谋大业。 峡江一带,都是巴国领地。 古巴王宫雄居半山腰,背靠着万丈绝壁,俯瞰美丽的明月湾。 这里一个用石块和泥土建成的寨子, 一个用巨石和原木垒成的城堡, 记录着一个民族从发展壮大到衰落的历史,谱写着一个部落首领,璀灿的生命历程。

战国时期,巴人为了逃避秦军的追杀,来到了险峻的峡江。在这里俩位巴人头领巴王和罗王同时爱上了身体强健、美貌如花的鄂水娘。巴王秉公为民与罗王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鄂水娘爱上了巴王,恼羞成怒的罗王便勾结秦军一起来攻击巴王,鄂水娘得信后急忙来到巴人寨,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巴王,并留在了巴王宫。罗王便带兵前来攻打巴王寨,在危及关头,鄂水娘假意投靠罗王,便在圆房的夜里将罗王剌死。后来罗王的弟弟得知这一信息后,带兵再次围攻巴人寨,鄂水娘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而自刎。巴王传信给罗王之弟,言明同是巴人,大敌当前,自相残杀,会灭族绝种。为了双方息兵休战,成全罗王之弟当王,巴王舍身成仁,挽救了巴人的命运。巴王杀身起义的高风亮节,彰显了高尚的家国情怀,巴人感动巴王浩然气,以悬棺之礼予以厚葬。

幽深的灯影洞,被誉为西陵第一洞,长达1500米的洞体内,五色石发出奇音,地下河潺潺歌唱,洞中之旅入梦人幻。经过这条时空隧道,我们又进入楚文化的区域。

明月阁中,宫廷乐舞正在上演,楚声楚乐,时而悠远,时而空灵,时而忧伤,时而悲怆,时而思念,时而狂想,时而奔放。古老的编钟、石磬,奏出了浑厚绵长的历史旋律。细腰的楚国美女,跳起婀娜多姿的楚舞。楚文化的魅力,流泻在充满古风古韵的楚乐之上。

三、领略土家人原生态生活

走进与峡江交汇处的龙进溪,橹声帆影,渔歌唱晚,如一首诗,如一幅画。在龙进溪,青瓦、长廊、石桥掩映于青枝翠叶之中,悠闲自如的竹筏泊在墨绿的溪水上,山水如画,亲切怡然。正对溪口的江北山崖上,一条带状石岭从山顶蜿蜒而下,将要临江时向上高高翘起,活像一条巨龙。看龙头所向,似要跳进南岸的清溪,龙进溪因此而得名。

龙进溪外面的漫长江岸,或是亭台楼阁,或是长廓过道,或是花带绿荫。形态各异的雕塑,夸张变形的艺术造型,展示出远古的巴人精神风貌。前面,几只木帆船落下帆蓬,静泊在江渚上,随着起伏的波滔,轻轻的摇晃,那便是三峡水上人家。千百年来,以水为生,在波峰浪谷里讨生活,船便是他们家的全部。

在龙进溪里面,林木苍翠,置身于茂盛的竹林中,负氧离子是净化呼吸系统的帮手,我大大地吸上几口,顿感神清气爽。

漫步山林溪畔,仿佛穿越于逝去的千年与现在的时空隧道之中,乌蓬船、汉服女,浣洗妹、吊脚楼,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晓风残霞,让人忘了红尘世俗和繁芜,返璞达到最透彻的归真。

走进龙进溪,只见渔网徐徐展开,突然一声清亮的笛音从竹林深处幽幽地传来,声如天籁。我循声望去,一种更加迷人的风景映入眼帘,竹林间隙里露出了一弘碧水,几只小船游弋在水面,一位身着红裳的妙龄女子手持一柄红伞站立船头,与天地间的青碧形成了鲜艳的色差,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迷人风韵,另一船上一位身着黄衫的帅哥吹奏横笛,美妙的旋律,让人如醉如痴,营造出的诗情画意,如同仙境般的美妙。

沿着美丽的龙进溪上行,我们便来到了土家人原生态的生活区域。三峡水岸人家的住所,只见吊脚楼飞檐翘角,镂格花窗,进出有序,错落有致,古色生香,展现了一种土家文化的建筑风格。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杆栏式建筑”。

在溪边一间小屋,只见大门洞开,珠帘低垂,一位身着古装美眉坐在那里演奏,纤纤玉指,轻笼古筝,一曲清音从指间流出,时而舒缓低回,如泣如诉,时而高亢激越,玉溅珠飞,音色优美,十分悦耳。优雅的环境,靓丽的倩影,高雅的器乐构成了一幅古典惟美的画面。

在溪中,对对白鹅悠闲地荡漾清波。土家女子坐在河边浣衣,不紧不慢地捶捣着衣物,姣好的面容,鲜艳的衣服,吸引着游人贪婪的目光。

木阶路旁边立着几个竹编的大风车,水流急湍,哗啦而下,冲击着风车,风车吱吱哑哑的转动了了起来,风车旁边卧着五六块附着青绵的巨石,犹如山河的守护神,让溪流有了重量和定力。

再往前行,吊脚楼前,清流之上,石拱桥连着溪的两岸,连着两颗相爱的心。桥上,妙龄少女亭亭玉立,正在倾听着纯朴小伙子的深情表白。三峡人家的爱情,竟是如此的纯朴而又自然。

每当有情人终成眷属,婚事总是热闹非凡。三峡人家娶亲的一大特色是“哭嫁”。 当我们来到村头,只见广场的吊脚楼前挤满了看热闹的游人,原来这里正在按土家习俗举行一场婚礼,唢呐声声,锣鼓喧天。

只见将要出嫁的新娘和她的姐妹、父母和兄弟正在一起哭泣,然后新娘来到吊脚楼上,投掷绣球花来挑选新郎。被楼下绣球花击中的游客,被媒人从人群中拉了出来。几个土家族姐妹冲上来,把这个帅哥拉到楼上。当游客们看到响亮的笑声时,唢呐的声音再次响起,新打扮的新郎和新娘的队伍下楼了。当新娘的头被揭开时,土家族兄弟姐妹又唱起歌来,表达她们的祝福。

据了解,土家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习俗,在婚俗方面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土家族哭嫁歌是由待嫁新娘及其女亲友们演唱的抒情性歌谣。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出嫁时宣泄心中真情实感的一种演唱形式,也是新娘为了表达离别之情,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

土家族新娘如果在出嫁时不哭,则表示对父母不孝顺,毫无依恋。在土家族流传着“会哭不会唱,姑娘没人望”的传说。唱哭嫁歌成了衡量女子德行的一个标准。所以,土家姑娘如果不会哭嫁,会被人耻笑。年代久远,相沿成俗,哭嫁歌就是历代姑娘们集体创作的文学珍品。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也有前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先是在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请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依次围席而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越临近婚期哭声越悲,往往通宵达旦,直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

到了出嫁前一天,当地称为“戴花”日的晚上,是哭嫁的高潮。新娘的爹娘邀请亲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也是土家族哭嫁的独特形式。这段时间的哭唱内容相当丰富,但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顺序一般为: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哭叔伯、哭姑舅、哭陪客、哭媒人、哭苦情、哭扯眉毛、哭花、哭梳头、哭辞祖宗、哭离娘席、哭出菜、哭撒筷子、哭包露水帕、哭穿露水衣、哭穿露水鞋、哭打伞、哭踩斗、哭出门、哭上轿等。

巴人土家族遗俗,除了“哭嫁”,还有“跳丧”。 土家习俗独特,喜事要哭,丧事却又跳又唱。 对感情的珍重,对生命的超脱, 突现出巴人别具一格的生命哲学。

三峡人家的人活得超脱,就连猴子也活得精彩。 在龙进溪两岸,两百多只活泼可爱的三峡猕猴在这里栖息, 作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这些猕猴有着很高的智商, 他们和人类及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怡然自得。 在一丛修篁在万绿丛中,我只见几只弥猴在翠竹枝头上跳下窜,大大方方地从游客手中抢夺食物,生动的场面引来大批游人的围观。

在龙进溪上端,深藏三峡罕见的瀑布群落, 其中最美的要属黄龙瀑和琴音瀑。相传史上大禹治水黄牛开峡之后, 上天派一条黄龙前来巡视。 黄龙化身英俊少年,留连于如诗如画的三峡人家, 他邂逅美丽的鹰姑娘。 两人一见钟情,日夜恩爱厮守。

天庭知情,勃然大怒,挥手成沟, 将黄龙和鹰姑娘永远隔开于峡谷两岸, 只能相望,不得相聚。面对这样的折磨,黄龙和鹰姑娘不停痛哭,黄龙的泪水化为黄龙瀑, 鹰姑娘的泪水化为琴音瀑,两股深情的泪水聚成美丽的龙进溪,一流就是数千年。

四、缅怀抗战先烈

从龙进峡码头顺江而下,至“灯影峡口”的“湖北旅游名村”石牌村码头。还没到岸远远就看见码头上方矗立着一座石碑——石牌抗战纪念碑,周围还有老式炮楼、碉堡和阵地沙包,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抗战时期“石牌要塞”遗址所在。

这里五步一景,十步一画,用语言难以穷尽的万般美丽。谁曾料到,这如诗如画的胜地,却是自古为兵家必争的“江关、扞关”,从秦将白起“拔郢烧夷陵”到三国时吴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破蜀汉刘备,演绎过多次改朝换代的峡谷之战。刘禹锡的“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诗句描述的就是这段沧桑变化的历史。千寻铁锁沉江底,指的就是船上的铁锁链沉没在石牌一带的江底。

二战时期,上海沦陷,武汉失守,宜昌被占,日寇妄图攻下陪都重庆,进而占领全中国。在国家危亡的生死关头,我国抗日军民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在此展开,敌我双方先后投入25万的兵力,在以石牌为轴心的狭窄扇形地区,展开了长达五年攻防战斗,投入兵力之多,战斗时间之长,战斗之惨烈当属二次世界大战之最。

当年, 日军的计划是,全力夺取石牌要塞,然后溯江而上,直取重庆。石牌险关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石牌方圆70里,上有三斗坪,下有平善坝。三斗坪是当时的军事重镇,中国六战区前线指挥部、江防军总部等均设于此。平善坝与石牌之相距仅咫尺之遥,是石牌的前哨,亦为我军河西的补给枢纽。在1943年5--6月,中国军队由方天、胡琏、陈诚等军官主要指挥,参战投入15万人,伤亡10000余人;日本军方投入10万人,伤亡25718人 。

《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描写在这场白刃战中战死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吸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时光倒流至在那个残酷的午后,无数壮士的鲜血浸透了长江南岸的土地。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拼杀后,白刃战落下了帷幕,1500名阵亡的中国士兵,大都是三峡儿女,他们曾英勇地战斗,此时却安静、腼腆、静静地躺在中国最美的江山中。

石牌保卫战,是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为数不多的以弱胜强并且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石牌保卫战的意义极其重大,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甚至可以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结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峡江天险成就了中国的神勇之师,也埋葬了日寇的狼子野心。石牌,是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卫国保卫战的见证,是纪念这场伟大的卫国保卫战胜利的丰碑,也是凭吊为国捐躯勇士忠魂的载体。

如今, 在当年抗战的军事遗址之上修建有石牌抗战纪念馆,收藏珍贵实物200余件,珍贵图片近100幅,是宜昌市命名的首批国防教育基地。宜昌市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公司等单位还联合出品摄制了16集电视连续剧《最后的国门》,突出呈现了1943年的石牌保卫战。由于英雄史诗的烘托,峡江的山水更显壮美。我不由在心灵深处,对逝去的先烈们滋生出一种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敬佩与怀念。

美丽的三峡人家,融合地质文化、巴楚文化、土家文化、抗战军事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精彩元素, 并且保存着长江三峡最原始纯粹的自然风貌。 它真是长江三峡最绚丽多姿的一道风景线。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