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1 18:50:42 | 浏览:373
新华社重庆5月19日电 题:一口锅中的市井百味——重庆江边老火锅店里的新故事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
5月的重庆气温逐渐上升。傍晚,夕阳在长江江面折射出点点星光,江边一栋老旧的三层小楼倏地亮起灯光。沿南岸区南坪新街走近这座小楼,辛辣香气钻入鼻腔。泛黄的墙壁、裸露的青砖、有特色的螺旋式楼梯装饰……门外五颜六色的塑料板凳上坐满等位的食客。原来这里藏着一家重庆老火锅店——后火锅。
“这里氛围特别好,招牌烧菜可以涮着吃,好吃又有趣。”来自郑州的“00后”游客杨女士说。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后火锅仍然生意不错。“五一”假期期间,后火锅营业额达25万元,单店日均接待客单量160桌。
走上后火锅的三楼,摆满绿植的露台宛如一个花园,极目远眺便是长江。“复古建筑加上浪漫江景,还有重庆传统老火锅味道,这就是我们‘80后’记忆中的重庆火锅。”后火锅创始人李登飞说,店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屋格局,在此基础上特意做旧,还原“老重庆”们坐在江边吃火锅的闲适场景。
后火锅的菜单新意不少:能涮着吃的红烧肉、咸蛋黄口味的软嫩鱼滑、五花八门的自创冰品……“创新是后火锅的基因。”重庆后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厨政经理严程剑告诉记者,后火锅靠川渝传统烧菜和火锅的结合赢得不少粉丝。晚上6点后,店内总是找不到空位。
后火锅是重庆餐饮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及在政策帮扶下恢复生机的一个缩影。李登飞告诉记者:“今年4月1日开始,小规模纳税人享受阶段性免征增值税政策。我们全年预计免征增值税约7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相关纾困政策持续发力,为这家火锅店提供了不少支持。
如今,后火锅的日均营业额达3万元,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70%。天南海北的客人们从这一口锅中品味到了市井百味。
“今年一季度,重庆市餐饮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9%。”重庆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张济东介绍,3月底以来,重庆市餐饮行业协会、火锅协会、小面协会等5家行业协会携手美团外卖,为本地中小餐饮企业提供“外卖管家服务”,帮助商户分析经营状况、开发外卖餐品、提升线上运营能力。多项托举帮扶政策助力餐饮企业应对疫情挑战,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回忆两年前,李登飞仍心有余悸。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像后火锅一样的餐饮店举步维艰。
“2020年春节前后,后火锅关闭堂食一个多月。”李登飞说,若继续关门,店里年初预定的食材只能烂掉,将造成30多万元经济损失,后火锅走到破产边缘。
“十几个员工还等着我发工资,无论如何不能让这家店垮在疫情中。”2020年2月,李登飞和两个合伙人率先复工,通过火锅店的微信粉丝群和重庆本地订餐平台接起外卖订单,李登飞负责送货,每日连轴工作12个小时。
李登飞说,关店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后火锅靠火锅外卖清空了库存食材,挽回了部分损失。
“疫情之下,成本上涨是我们小微餐饮店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李登飞说,“好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经常‘找上门来’,为我们送来好政策。”
后火锅和所在辖区南坪街道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随着疫情的缓和,店铺的外摆空间被适当放开,政策更有人情味,烟火气渐渐回归街道。
南坪街道党工委书记庄宁豫告诉记者,街道还帮助企业与辖区内银行建立联系。李登飞通过小微企业抵押贷款等方式贷款1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李登飞说,政策支持下节省的钱被用于菜品研发和提高餐馆运营效率。后火锅先后投入数十万元用于菜品研发,平均每月可上新1至2种创新菜品。
“我们的特色烧菜既能直接吃,也能涮着吃,很受欢迎,但菜品的研发并不简单。”严程剑说,在招牌红烧肉的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前后测试20余种版本的红烧肉。“既要保证红烧肉本身风味,也要保证涮起来不会过于软烂,最终经过顾客评价才能确定上市版本。”
疫情对餐饮消费市场的影响,让后火锅开始思考如何持续发展。“本地顾客更注重食材的质量和性价比。”严程剑说,后火锅在压缩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率,把毛利“挤出来”。
通过后厨和服务改革,后火锅将各种程序标准化。“过去,后厨备菜没有称量菜品重量,容易造成浪费。”李登飞说,如今,通过标准化的采购、验收、备菜环节,后火锅运营成本降低近10%,利润率得到提升。
“菜品味道怎么样?”“辣度满意吗?”服务员“孃孃”笑意盈盈,热情询问食客的需求。火锅的热辣之气与人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三层小楼。
站在三楼露台远眺长江,李登飞设想着火锅店的未来:“多方支持下,我们恢复往日活力,未来后火锅还要向更大的市场前进。”
露营之后什么最火?那一定是飞盘!飞盘被某社交平台列入《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年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了6倍,而今年,这个曾经小众的项目彻底爆发。先火一步的露营,已经形成庞大的露营产业,作为露营的快乐搭档,飞
那路本没有灯,是无数志愿者的头灯照亮了重庆儿女用身躯铸造的防火长城。8月25日23时,经过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歇马街道山火明火已有效封控。这就是了不起的中国人。新闻来源:微博@人民日报,摄影。
不可否认,人类的建筑破坏了大自然的景观,让全球气候变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并非都是负面的,美丽的建筑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呼应,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拥有欧洲最高建筑的圣彼得堡网络可以兴趣相投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就好像现在正在看手机的你我。
周末约上三五好友,点上一个火锅锅底,不用担心口味不合,能吃辣就点牛油麻辣锅,不能吃辣就点清汤锅、番茄锅,当然了为了不委屈任何人还可以点鸳鸯锅。要说当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饮食,那非火锅莫属了,不管是是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人们对于火锅的热情从未减少。
一直以来,美式乡村风格用自己的特色谱写出自然悠闲,富有高品质的生活,以舒适为导向,强调“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使得室内氛围更加轻松自由,在这样的空间里能让工作后回家的我们释放天性,享受生活。来自重庆的一对夫妻,就把家装成了田园乡村美式风格,
7月9日,重庆气温近40℃,在涪陵一水上乐园里,游客们抱着巨型冰棍降暑。据悉,冰棍长1米,宽0.6米,厚0.3米,相当于普通冰棍100倍大,透明的巨型冰棍在太阳的照射下透亮发光,格外清凉好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巨型冰棍由普通自来水制成,融化
重庆市民花式消暑火到国外啦!日前,《今日俄罗斯》官网出现游客在重庆涪陵蔺市美心红酒小镇打水上麻将的视频,播放量曾一度攀升至实时榜第一。重庆人三伏天的花式消暑模式,为什么会被俄媒关注?《今日俄罗斯》相关工作人员今天表示,热浪和极端高温天气目前
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近段时间以来,部分不良商家利用虚假宣传、欺骗诱导等方式,骗取老年消费者钱财,特别是保健品销售、金融理财、旅游出行、珠宝玉石收藏等领域,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7月25日,重庆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月21日电 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近日发布 2021年重庆新生儿入户登记用名排行榜,为市民起名做参考。双字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沐宸、浩宇、梓涵、奕辰、沐辰、艺涵、浩然、若汐、语汐、宇辰。男宝沐宸、女宝若汐最多2021年,女宝入
眼下2022重庆国际车展开展已经过半,相信有不少网友对车展上的新车都有所耳闻了,而目前市场最火的就是新能源车,在山城重庆也不例外,所以我们整理出了今年车展上值得一看的十大新能源车的名单供大家参考,同时大家也抓紧最后几天的时间去观展。UNI-